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杀马特们的机车江湖传说

2016/5/1 9:50:00

   “非主流、杀马特”这个词我们不陌生,他们行为怪异,穿着更是夸张,特别是发型,男性非直流头发很长几乎挡眼,女性更为夸张,头发染的五颜六色,抽烟、打架、纹身、飙车、无所不为。也许一堆山寨货,就可以让他们很自信地来个雷人的自拍,在摄像头面前做一些很奇怪的动作。虽然“杀马特”这个词源自英文SMART(聪明),但是他们的表现出来的行为“很二”,讲白点就是一种脑残!喜欢飙机车和改车是他们一个明显的标志。在各种不合理的禁限摩政策压力下,当追求个性的机车精神和这种亚文化结合起来,,“杀马特”已经把他们喜欢“火星文”书写在摩托车改装的行动上来了。

   在正统农村人眼里,杀马特是颓废的小瘪三;在城市人眼里,这是一群没有钱的屌丝。他们喜欢玩车改车,没有钱买四轮,中国的环境也不太允许骑大排摩托车。于是一部山寨版的骑士CG或者GY6小踏板,是他们用来安慰自己的主体。

   排气管消音器是他们最喜欢改装的地方,毕竟这里最能带来大众眼光上的聚焦,隆隆的过街声音带来很多人的注视,这就是一种最大满足感。你不是说我穷嘛,我就要穷出我的个性来!

  杀马特从来都是东施效颦,有些东西他们自己都觉得恶心,因为他们没有见过世面,摩托车改装文化和内涵,也许他们只知道皮毛,但是不妨碍他们表现自己。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排气管改装比较简单,从技术而言太容易了,对比发动机扩缸这些大麻烦,后果太难控制了,换条直排,动力马上改善。

 “杀马特”已经是中国社会的“第三元”。对于父辈的农民形象来说,他们已经属于光怪陆离、花枝招展的城里人了。但对于城市人来说,他们的骨子里永远透露着乡土气息,无论多么努力展示,结果都是抹不掉身上的气质。他们往往奢望花3000元购买一部125排量的摩托车,通过简单的改装,跑出直升飞机的速度来!

如果一条排气管不够快,不够猛,我就多换几条,小学老师不是教过1+1=2,2+2=4嘛!摩托车一下子装了这多排气管,这种杀马特的摩托车真的伤不起,这是潮流还是炫酷,或者觉得自己是个逗比么?

   不要以为猛改排气管多才是杀马特的独有标志,实际上在摩托车上挂满五颜六色的灯、车后按上音响,在油箱或者导流罩上贴上“我是流氓我怕谁”等贴纸等等,这些都是杀马特们一种自大、狂妄的宣示方式。夸张的装扮,不知人事的表情和“丑”到爆的摩托车改装让我吃惊怎么会有这样的摩托族群。

 随便整出来的嘉陵70的加长骑士车,完全就是一个铁架子的焊接粗制改装,除了引人侧目外,似乎没有什么雅趣了。当然还有各种加长的踏板车改装,比较适合杀马特们穿着短裤,不戴头盔,拖着拖鞋来装蒜了。

  这一切让人想起了日本的暴走族和欧美的嬉皮士形象,虽然中国的杀马特和他们有相似皮表,但是完全不是一条藤上长出来的瓜哦。

  嬉皮士完全是一种工匠形象,大家熟悉的乔布斯等人,基本都是掌握了一门厉害手艺的匠人,这类人玩摩托车改装,追求的当然是高调雍雅的自由形象,他们改装的摩托车,完全颠覆了原厂的设计和形象,这也不是国内的“小清新”那种文绉绉可以媲美的。

  这台改装的宝马BMW 的R-nine T,完全不用什么色彩就可以把你拉入中世纪的骑士世界里边,中国的杀马特能否闻上人家放的屁儿还是个大问题了。

整辆车采用的都是全手工的烧焊,类似整流罩(因为这种通风式的结构,还真的没有什么整流的效果)的结构都是用一根根的钢管弯曲焊接而成;前叉和后避震都是用了S1000 RR的原厂件;为了凸显沧桑感,整车用了造旧和锈蚀处理的方法来营造一辆绝版老车的感觉。这才是嬉皮士们的作品,嬉皮士虽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他们喜欢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无为而治的简朴社会,简单生活,强调保证公民个人的尊严和自由。虽然杀马特会模仿他们的长头发,但是骨子里边和他们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西洋人遥望不可及,一带山水的日本暴走族,似乎和杀马特们有点关联?

  不错,日本暴走族的车身似乎也很炫,只是比杀马特们的漂亮高扬多了,而且暴走族比杀马特和嬉皮士都讲究团体精神

暴走族实际上就是飙车族,兴起于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当时暴走族的成员主要来自于社会底层的无业年轻人和辍学的学生,大多年龄都低于20岁,他们一般上了20岁就会自动隐退,或加入黑社会或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年龄段上暴走族和杀马特们完全一致。暴走族通常将摩托车外形进行非常夸张的改装,排气也改装为直排消音器,产生大量的噪音。然后在深夜成群结队的骑着摩托车游荡。但是他们又不是真正的黑帮,他们只是一些行为夸张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异常的爱国心,常常在衣服上印上国旗等图案。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一方面又被日本社会主流所疏离。凸显个性是每个年轻人的天性,而在日本压抑的文化中,这种天性则被强烈的抑制。从这个角度而言,日本暴走族传承了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文化,和日本人的习性是一致的。而杀马特完全是中国的屌丝或者蚁族,他们游离于社会的边缘,渴望的是一种被承认感,和暴走族也不在一个层面上。

  当然,暴走族最明显的两个:怪异的服装和夸张的摩托改装,和中国的杀马特是一样的,如果说有差别,可能是经济上有差异,毕竟杀马特们没有钱,他们拿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款式来。

  日本暴走族同样会改装直排消声器,追求嘈杂的引擎声,甚至安上喇叭。暴走族的摩托车外形非常夸张,主要有“翘”这个特点。如高把手,翘起来的整流罩,翘起来的坐垫,有的甚至把排气也翘起来。可以说明,这些和中国杀马特们是一回事。日本暴走族源于日本社会文化的抵抗压抑而产生,二战后诞生的日本人在这个年代进入了青春期,青春的迷茫与社会的压抑产生激烈的碰撞。暴走族们寻求着归属感,强烈地想要展现自己。深夜警察管理松懈的时候也正是他们尽情释放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少年轰鸣着摩托,街头极速的狂奔尽情地释放着青春的荷尔蒙,寻求着虚幻的自豪感。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杀马特也有类似精神上的追求。

  日本暴走族同样会改装直排消声器,追求嘈杂的引擎声,甚至安上喇叭。暴走族的摩托车外形非常夸张,主要有“翘”这个特点。如高把手,翘起来的整流罩,翘起来的坐垫,有的甚至把排气也翘起来。可以说明,这些和中国杀马特们是一回事。日本暴走族源于日本社会文化的抵抗压抑而产生,二战后诞生的日本人在这个年代进入了青春期,青春的迷茫与社会的压抑产生激烈的碰撞。暴走族们寻求着归属感,强烈地想要展现自己。深夜警察管理松懈的时候也正是他们尽情释放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少年轰鸣着摩托,街头极速的狂奔尽情地释放着青春的荷尔蒙,寻求着虚幻的自豪感。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杀马特也有类似精神上的追求。


不过目前暴走族这种亚文化在当今的日本已经减少了很多,现在日本的暴走族已经不是以前的模样。现在的暴走族更加遵守道路规则,有的暴走族喜欢在车身做卡通涂鸦,更有甚者异装成伪娘,前者老屋都还能接受,后者对于老屋这种传统的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摩托车是男人热血的最佳搭档,这个伪娘装扮是几个意思?和曾经的暴走族相比,现在的暴走族们少了当年的野性与热血,斗殴的情况也大大减少。当年提着棍子骑着摩托横冲直撞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难怪曾经的暴走族总是无限感概,感慨曾经的热血与青春。

  也许机车文化在全世界都是边缘性的非主流文化,无论是杀马特,暴走族还是嬉皮士们,他们总是在努力证明自己的形象是超凡脱俗的,青春和热血可以即使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但是一定可以让自己在机车上演绎出来与众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