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摩托文化

警用摩托车的历史变迁

2014/7/15 12:52:00

没有什么可以让喧嚣与平静在岁月中辗转失落,当罗大佑的歌谣再次响起,终于发现,心底里蔓延着的那种对生命执着的痕迹,才是我们惟一不变的永恒。你不能不说,属于警用摩托车的岁月往复是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注点,他们在那个时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后又在一个崭新的时代被历史尘封。这似乎印证了人生春秋的交次更迭,然而在那些怅然岁月中走过的灰色日子,也依旧有灿烂的光阴。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日,遥远的路程以及远去的车轮,再次的见面我们已历经了无数的路程,不再熟悉的我们仍有着对你狂热的梦,再见已不再熟悉的你那依然的面孔,这是生命与告别的光阴改变了我们,就在那纯真而美丽的年代……

这是中国警用摩托车的一些风云轶事,在国内摩托车历史上可算得上是光辉的一笔。这些警用摩托车还有很多品牌和厂家,由于在相关部门也无从查找,这些珍贵的资料随着光阴流逝了。

历史的烙印
建国初,随着国家公安部门对装备的日益重视,一度出现了几部哈雷和Jawa。不久,警用的长江750出现了。1939年,前苏联斯大林应战时所需扩充军备,于是前苏联由德国进口了5辆BMW摩托车,这些车又被解体、测绘……苏联人造出了乌拉尔(URAL)M-72型摩托车。1957年,洪都125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照乌拉尔M-72生产出了自己的长江750型摩托车,被誉为“中国摩托车的摇篮”,这就是中国警用摩托车的雏形,是我国生产的挎子的原型。

继长江750型警用摩托车之后的警用东海SH750型侧三轮摩托车,在1970年10月上海摩托车厂试制成功。东海SM750不管是设计,还是发展史比起长江750型警用摩托都不简单:长江750有2600个零件,而东海SM750有5000多个零件,多了一倍。

随着国产摩托车的发展,东海750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首先由于发动机设计为两缸,并且是同时点火,同时上下运动,这就造成发动机振动过大,加上其零件数量多,配件供应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城市行驶,发动机由于散热不好,极易过热。种种原因,使它对修理依赖性很大,也逐渐被列入淘汰者的行列。(资料:东海SM750:1975年2月出厂,是原上海摩托车制造厂的产品,两缸发动机设计,1984年停产,配件奇缺。)

东海750型
20世纪八十年代,警用的挎子车出现百花争鸣的局面,一时间十几种车型出现:山东750、泰山750、柳江750、湘江750等。据了解,由于我国生产的摩托车一开始没有品牌意识,几个工厂生产的车都打着“长江750”的商标,多年来一直是装备部队做机要和通讯车,也被当做卫戊部队的巡逻车。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有了品牌意识,长江750变成了包括长江在内的长洪、长动、湘江、赣江和战友等多个品牌。车型才打破了多年一贯制的单调,发动机功率由原来的16kW、18kW、22kW,逐渐发展到最近用于出口的29kW水冷发动机。可奇怪的是,虽然大浪淘沙,在市场上最有生命力的却仍然是最原始的M1型。目前国内的几家车厂都处于停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