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最强水冷小钢炮决斗 雅马哈Smax vs 三阳DRG

2019/12/2 4:05:00

SYM在今年10月18日发表的运动踏板DRG 158在市场上掀起一波热潮,更开出销售红盘。DRG的13吋轮胎配置、158c.c.水冷引擎、15.5ps最大马力与2万的售价,规格与售价设定都与两年前大改版的YAMAHA SMAX相当接近,也成为大家争相比较的对象。究竟SMAX和DRG谁输谁赢?今天就要实现这场150级别小钢炮的「世纪对决」,让DRG和SMAX到山道上一较高下!

水冷王者之战,SYM DRG和YAMAHA SMAX谁会胜出呢?

SYM DRG 158

DRG 158是SYM四大灵兽之一的「龙」,搭载SYM引以为傲的三零科技──零污染怠速熄火、零延迟启动,以及2.0版本的零后仰悬吊系统。而DRG采用的158c.c.水冷引擎能压榨出15.5ps的最大马力,充足的马力搭配上轻盈车重让加速更加轻快有感。此外、SYM在配重上特别下了功夫,达到50:50的优异设定,让DRG拥有灵活的操驾感受,中置单枪更提供了不俗的支撑力。运动化的设定与42度的惊人倾角,奠定了DRG身为运动踏板无可动摇的定位。



SYM DRG是四大灵兽系列的第二辆车款,以运动化的车辆定位出发,在10月中旬正式发售时,引起了一波热潮。

YAMAHA SMAX 155

说到水冷旅跑,SMAX已经在150级距立下了一个不朽的标竿,155c.c.的水冷引擎能够压榨出15ps的最大马力。比起前代,SMAX在配备上做了相当不错的升级,除了加装ABS并全面换装LED灯具之外,外型上也有相当大的改动,迎接更运动化、更具侵略性的外型设计。在长途骑乘的用途下保持骑乘乐趣,加上水冷大动力与改款后的外型,让SMAX成为最具指标性的150cc旅跑车款。

YAMAHA SMAX在两年前历经一次大改款,加装了ABS并改为全车LED灯具的设计

比较项目

  • 车辆外观

  • 引擎动力

  • 制动悬吊

  • 车辆设定

  • 实用配备

  • 操驾感受

  • 编辑总结

  • 车辆外观

  • 美学这件事情是见仁见智的,我们无法用客观的角度评断优劣,因此就以赏车的角度带着大家一起看看两车的外观特色。DRG在车头的部分采用俐落而多层次的线条,打造出「龙首」的意象,两旁向下延伸的LED定位灯与方向灯设计,就像是龙的龙须一样。肌肉感十足的车身轮廓延伸到后头,由悬浮式的车尾设计做为收尾,尖锐的后扶手呈现出龙尾的样貌,而造型独特的尾灯就像是龙的尾翼一样。为了保持车尾的俐落感,DRG也特别采用下移的土除与车牌设计,不但让视觉效果更加轻盈,也赋予了DRG鲜明的跑格与运动性。

DRG的车头有着龙一般的仿生造型,两侧的LED昼行灯与方向灯设计有着「龙须」的意象。


尾灯的造型宛如两片小翅膀,向后延伸出去尖锐的分离是把手,更显DRG的跑格。

值得一提的是,DRG全车采用LED灯具,四近二远配置的直射式LED头灯不仅有着完整的光形,也有更远的照射距离,在车头方面,方向灯与定位灯的整合式设计与FNX相同,呈现简洁而大方的美感,更描绘出龙的面孔意象。车尾的LED尾灯在设计上与煞车灯做出明显的区别,在视觉上拥有更优异的辨识度,能有效提醒后方车辆。而分离式后土除上的LED方向灯不仅让车尾的造型更加简洁,也能提供用路人更好的警示效果。

蠢蠢欲动的悬浮式车尾,让车尾的整体造型更加动感。肌肉感十足的车壳线条也让视觉效果充满力量。

SMAX在2017年历经大改版,最大的改变莫过于车头造型,洗练的头灯设计让车头的轮廓比起前一代更加锐利,全车以精悍的线条塑造出更具运动性的外型。向后延伸到尾端,肌肉般的车壳带出SMAX的力量感,宽大的车身有着扎实稳重的视觉效果,将「跑」和「旅」双方面的特质完整呈现出来。

SMAX在2017年改版后头灯使用LED灯具,改款后的头灯有着更加俐落的外型。

SMAX的新改款中,头灯的LED化是最大亮点之一,采用反射式LED近灯搭配投射式远灯设计,并搭载全时点灯系统,定位灯的部分也采用LED灯条。而SMAX的LED尾灯维持与上一代相同的设计,方向灯则是配备10W卤素灯泡,并未使用LED灯具。

车尾厚实的线条颇具力量感。

引擎动力

车要会跑,最重要的就是引擎。DRG搭载了158c.c. 4V水冷单缸引擎,最大马力15.5ps@8 ,000rpm,最大扭力1.54kg-m@5 ,500rpm,只要稍加转动油门就能感觉到动力迅速涌现,加速感受轻快而灵巧。而在优异动力输出的同时,这颗引擎也有一级效能的油耗表现。同时SYM也在这颗引擎上搭载了三零科技的零延迟启动及怠速熄火,降低在怠速时的燃油消耗,同时也让启动更加顺畅,降低机组件的磨损。



DRG 158c.c.的引擎能输出15.5ps的大马力,却同时拥有能源效率一级的优异表现,油耗相当出众。

新一代的SMAX搭载155c.c. 4V水冷单缸引擎,最大马力15ps@7 ,500rpm,最大扭力1.4㎏ -m@6 ,000 rpm,着重在低转起步时的扭力表现,同时兼顾高转输出,为了对应长途骑乘的需求,藉由水冷系统让引擎工作温度更稳定,维持在最佳工作温度状态。

SMAX有着15ps的最大马力,偏重中低转的动力设定,但油耗部分仅有能源效率二级的表现。

和DRG相比,SMAX的排气量稍微落后3c.c.,马力上也因此少了0.5ps,最大扭力也有0.14kg-m的差距。但更大的差距体现在油耗表现上,同样落在150c.c.-250c.c.的排气量分级,DRG拥有42.4km/l的油耗测试值,属于能源效率一级的车款。而SMAX的测试值则落在37km/l,能源效率仅排在二级。

制动悬吊

为了对应运动化的车辆定位,DRG在制动和悬吊方面也有不少着墨。在悬吊部分,DRG采用的是33mm的正立式前叉搭配中置单枪,在激烈操驾时为车身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升级过后的零后仰悬吊系统能更好地减少引擎上抬的状况,让车辆在起步加速时动力能更完整地发挥,弯中也能拥有更稳定的表现。此外,DRG也采用铝制轮框和单摇臂设计,减轻簧下重量让悬吊的反应更加灵敏,可以说是经过全面性的配合打造运动化的悬吊设定。

DRG采用中置单枪的设计,提供车辆优异支撑性。


DRG的后摇臂也采用单摇臂的设计减轻重量,并配备前后轻量化铝框。

在制动方面,DRG则是采用前后双碟的设计,前煞车使用单向双活塞卡钳配上260mm碟盘,后煞车则采用对向双活塞内置卡钳搭配230mm碟盘。身为2019年的新车款,DRG搭载了最新的BOSCH 10 ABS,在优异的马力之下,DRG也有着不俗的制动配置。




DRG的前煞车使用单向双活塞卡钳配上260mm碟盘,并配备有最新的BOSCH 10 ABS。

SMAX的制动配备和DRG相差无几,同样采用33mm正叉搭配中置单枪。制动配备的部分,除了前后搭载YAMAHA自家开发的ABS系统外,SMAX的前煞车采用267mm碟盘搭配单向双活塞卡钳,后煞车则是单向单活塞卡钳配上245mm碟盘,为148公斤的车重提供足够的制动力道。SMX和DRG的悬吊系统不分上下,而制动配备主要相差在前后碟径的差距,但考量到两车的重量有着13公斤的差距,在制动力的评比上平分秋色。

SMAX与DRG同样配备33mm正立式前叉和中置单枪。


前制动系统碟径比DRG稍大7mm,并同时搭载自家的ABS系统,以提供足够的制动力道应付近150公斤的车重。

车辆设定

SYM DRG和YAMAHA SMAX有着相当不同的车辆定位。DRG有着相当运动化的车辆设定,在车重方面SYM就下了不少工夫,经过轻量化的轮框和短排气管,让158c.c.的DRG有着135公斤的轻盈车重。配重部分也因应操驾的需求,达成50:50的完美配重,车辆轴距也压在1,380mm,让车辆的操驾感受更加灵敏。前后配备13吋轮框的DRG有着42度的最大倾角,SYM更贴心考虑到许多骑士在赛道骑乘时会将双脚挂在后脚踏上,因此取消了DRG后脚踏的自动回弹机制,可以说是完全为运动而生的车辆设定。


DRG因为车体较为精炼,视觉效果看起来比较高大,但实际骑乘发现双脚的著地性相当优异。图为173公分的骑士骑乘DRG。



DRG同时也拥有宽敞的前脚踏空间,无论是通勤时或是激烈操驾时,足够的空间都能提供骑士更舒适或是顺畅的骑乘体验。图为173公分的骑士骑乘DRG。


短排气管的功能可不只是好听好看而已!DRG藉由短排气管将重心更拉近车辆中心,以达到50:50的完美配重。

YAMAHA SMAX的车辆定位是水冷旅跑,在强调长途骑乘舒适度的同时也追求运动的乐趣。SMAX为了对应到长途骑乘的需求,有着较长的1,405mm轴距,以及较低的车辆重心。和DRG相较起来,148公斤的车重的确算是块头大了些,这些对于长途骑乘来说都是优点,但在运动化配置上就显得有些难以兼顾。另外,笔者骑乘SMAX时不时有膝盖顶到前方的问题,两车比较后发现,SMAX的前置物空间稍微比较窄一些,若是身材高于170公分的骑士可能就要将这点考虑进去。




SMAX的著地性相当好。图为173公分骑士骑乘SMAX。


前脚踏空间也尚称足够,但膝盖有点过度靠近前置物空间与钥匙孔,在操驾时也偶尔有撞到的状况。图为173公分骑士骑乘SMAX。

实用配备

在运动化的前提下,SYM DRG也没有舍弃掉实用的部分,原厂配备QC 2.0 USB充电口,让车主能随时充电不断电。充足的前脚踏空间让日常骑乘时也能保持相当舒适的骑姿,并且能放置背包等体积较大的东西。为了因应悬浮式的车尾设计并让配重向车辆中心集中,DRG的车厢空间算不上宽敞,但在深度部分做了加强,能放入一顶全罩式安全帽。前置物空间也能置入一瓶矿泉水,并有着相当的深度降低物品「跳车」的危险。同时,DRG也有着较窄的车身宽度,在都会区停车时也更加方便。

DRG同样搭载SYM的整合式钥匙孔,还有近年常出现在配备上的坐垫开启按钮。


前置物空间相当深,能防止物品因震动而弹出。


车厢空间不算宽敞,但在深度上下了功夫,倒放能置入一顶全罩式安全帽。


采用QC 2.0 USB充电座,为手机使用者们提供源源不绝的电力。


全LED光感应全彩仪表版,能根据环境光源调整亮度,即使在强光下也有优异的辨识度。

SMAX作为旅跑车型,实用层面上理所当然有着不俗的表现,除了宽敞的置物空间和舒适的坐垫外,为对应骑士们的需求,也配备了充电口,但美中不足的是使用了12V的充电口设计,需要车主另外安装USB转接座才能为手机充电。而车体的宽度较宽也是SMAX的遗珠之憾,在车挤车的都会区停车,对于车主来说也是另一项挑战。


SMAX采用12V的车充座,如果要帮手机充电就必须再改装成USB充电孔。


SMAX的前置物空间在改版时做了深度的调整,防止物品因车辆震动「跳车」。


因应其旅跑的设定,后置物空间相当宽敞。


仪表的部分仍使用单色LCD高反差仪表搭配指针转速表与油表。

操驾感受

「轻快」是跨上DRG的第一个感受,转开油门动力就迅速涌现出来,当转速一路拉升到7,500rpm,15.5ps的大马力驱动135公斤的轻盈车重,优异的加速感受丝毫不拖泥带水。由于零后仰悬吊的帮助,车辆的马力能更完整的发挥,在起步与出弯的加速中最能明显感受,当车辆过了弯顶点,转开油门并把车身回正时,瞬间涌现的动力将DRG迅速带离弯道,这种随传随到的动力对于山道上的运动操驾来说相当具有优势。


SYM DRG的动力有着随传随到的轻快感,油门的反应相当直接且线性。

尽管动力有着优异的表现,但DRG真正的重头戏是在弯道,直线加速之后带到弯前重煞,单向双活塞卡钳提供了良好的制动力道,33mm的前叉亦提供不俗的支撑力,让整个减速的过程没有一丝不安感。带着车辆入弯,倾倒的反应十分灵敏,车辆能迅速跟上骑士的动态。在弯中,除了后避震给予十足的支撑性外,原厂后轮的KENDA K6007-002配胎也牢牢抓住路面,给予骑士更大的信心放手使用42度的超大倾角。

在弯中的表现也同样不俗,42度大倾角用到完也丝毫没有不稳定的感觉。

SMAX的马力与DRG也相差无几,由于较低的重心配置和较长的轴距,高速骑乘的稳定度没有话说,但因为148公斤的车重,弯前的重煞能感觉到前叉压缩得很深。入弯时的反应也称得上顺畅,只要轻推把手就能迅速入弯。但碍于SMAX的配重和轴距,让倾倒时的反应与DRG相比显得有些迟钝,这个状况在连续弯道时更加明显,倾角部分更是受限于宽大的船底。但整体来说,SMAX在弯中的表现尚称稳定,中置单枪给与车辆良好的支撑,原厂标配的MAXXIS R1N也让后轮能紧紧抓住地面。

相较DRG的轻盈,SMAX给人的印象是稳重。在弯中有着不错的稳定度,但连续弯道的快速倾倒显得有些迟缓。

编辑总结

SYM DRG 158:为运动而生,水冷龙王不虚此名

从各方面的比较中能清楚的看出,DRG有着非常运动化的车辆定位,SYM想要将它定义成一辆「小跑车」,而他们也的确做到了。优异充沛的动力搭配上轻量化的车身,让DRG有轻快的加速感受。而精心计算的配重和跑车化的悬吊设定,也使得DRG在弯中的表现灵敏而稳定。



运动化的设定让DRG拥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笔者认为DRG虽有着158c.c.的动力表现,操控的灵巧程度却更接近125c.c.的小车。此外更搭载了SYM最先进的三零科技和诸多实用配备,在油耗方面更有一级的能源效率。说DRG是SYM近年来最优秀的150cc运动踏板之一也绝不夸张。如果你追求车辆的性能,想要享受随心所欲的操控乐趣,或者你自身习惯于的激烈的操驾,DRG会是相当推荐的选择。

有着125c.c.小车的灵巧和充沛的马力,对于追求操驾感受、喜欢跑山的车友来说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YAMAHA SMAX 155:「旅」为本质、不失跑格乐趣

SMAX一直是YAMAHA的热销车款,也是目前在150c.c.的级距少有的旅跑定位车款。在2017年大改款后推出的ABS Edition一改SMAX原本优雅、休旅的形象,无论外型或性能调教上都更具跑格。在长途骑乘上,SMAX稳重的车身和较长的轴距为高速巡航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双脚的著地性也相当优异,并且在椅垫和置物空间方面都下了些功夫,可以说是为当前的150水冷旅跑车款竖立了一个标竿。



SMAX的战场还是在长途骑乘上,运动性虽然不失操控乐趣,但整体来说就没有那么轻快好操控。

但在这次的山道测试中,针对DRG和SMAX两辆车款,笔者认为SMAX的主战场还是在长途骑乘,山道中的操控虽然不失他「跑」的乐趣,但碍于长轴距和148公斤的过人车重,骑乘的灵活度相对来说就有些迟钝,倾角也有所限制而无法发挥。这其实也是SMAX的车辆定位所致的非战之罪。另外,宽大的车身在市区停车时也有难寻车位的困扰。整体而言SMAX比较适合经常有长途骑乘、双载需求的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