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驾驶技术

边三轮摩托车特技教程大全 挎友必收藏

2015/11/23 8:21:00

1.隐蔽驾驶

隐蔽驾驶,可在400m跑到上进行训练或者表演。通常,表演的圈数为一圈。

隐蔽驾驶之前,驾驶员应换上二档,徐徐加油,使车速保持在15km/h左右。行驶路线应选择在跑道的中央。当准备隐蔽驾驶时,驾驶员可由坐姿改为立姿,右腿跨过油箱,全身移向机车左侧,右脚踏在主车左后脚蹬上,两膝弯曲,迅速下蹲,上体基本保持立姿,头部前倾,两眼平视(由方向把横梁下部观察前方)左臂弯屈,右臂挺直,两手抓紧方向把,以控制车辆的方向和速度。与此同时,副手应紧贴主车右侧后部,迅速下蹲,左手紧握边车竖梁上部。

当解除隐蔽驾驶时,正、副手可迅速恢复原来的驾驶姿势。隐蔽驾驶时应注意两点:

(1)进入隐蔽驾驶和解除隐蔽驾驶,各车应按指挥信号做到统一行动,动作规范,整齐化一。

(2)头车要正确掌握车速,第二辆车要掌握好与头车的距离,第三辆以后的车按头车与第二辆车的距离自行调节车速,以保证各车距离相等。

2.翘斗驾驶

三轮摩托车翘斗(也叫飞轮)驾驶,是场地技巧驾驶中惊而不险而又非常受欢迎的一个表演项目。本节所提到的飞轮单腿支出、飞轮交换、飞轮换胎以及飞轮通过独木桥等,均属翘斗驾驶中的不同表演内容。虽然表演的内容不同,但是,翘斗的原理和方法是一样的。为了便于更好的掌握翘斗驾驶要领,应该首先明白翘斗驾驶的运动原理。

三轮车能翘着边斗行驶,一方面它需要一定的驾驶技巧,同时它是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我们知道,任何东西都有一定的重量。在分析某些问题时,可以把整个重量都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点来考虑,这个点通常被叫做重心,重量(或称做重力)是从重心垂直指向地面的。例如解答:“一个人站着怎样才不会跌倒”这样一个问题时,便可利用重心这个概念。只要保持一定的重心位置,使得重力的作用线与地面的交点落在左右两脚掌构成的支承面内就行了。显然,两只脚分的愈开,支承面积便愈大,也就站得愈稳。而如果抬起一只脚只用一只脚站立,支承面积便小了很多,就不容易站稳。但是只要设法保持一定重心位置,使得重心作用线通过这个脚掌,仍然不会摔倒。三轮摩托车也可按同样方法进行分析。

三轮摩托车的重心在靠近主车又靠近后轮的位置。


在图中用D点来表示重心,通过D点做一根垂线,取一定长度表示摩托车的重量(或称做作用于摩托车的重力)的大小,用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用符号G表示重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轮摩托车在正常行驶状态下是不会翻到的。这是因为重力作用线通过三个轮胎接地点新构成的支承面,即是重力作用线与地面的交点D落在三个接地点组成的三角形ABC中,

如图所示当翘起边斗时,边轮离开地面,支承面变成了一个长条,长条的长度为前后轮接地点的距离,而宽度仅为轮胎的接地宽度。这时只要翘斗高度适当,保持一定的重心位置,使得重心作用线通过支承面,摩托车仍然可以继续行驶而不歪斜。而且,一辆车最多曾上去8个人,照样可以翘斗绕场一周。这就要靠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力量和耐力。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翘斗的驾驶要领。

初学翘斗,应该使用一档。翘斗以前,少量加油,以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当准备翘斗时,两膝夹紧油箱,两臂挺住方向,加油(中转速)的同时,先向左打把(约30度,行驶约30~40cm),接着向右猛打把。由于离心力作用,边斗会翘起来,当边斗翘起来的刹那间,驾驶员可顺势借助腰部和臂部力量给主车左侧一个力——促使边斗的侧轻度一次合适。与此同时,适当减油往左打把校正方向,以求按原来的路线正常行驶。

初行练习,常犯的毛病主要是边斗翘起后的倾斜度不够。因为翘斗后的重心位置是有一定要求的,只有使重力作用线压在支承面的位置上,摩托车才能正常行驶。

翘斗后的边轮的垂直高度越低,掌握平衡的难度越大,这就无法保证长距离行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油门和方向的配合不好,例如不敢加油,打把不迅速等;二是思想有顾虑:不敢使车辆倾侧到要求的度数,害怕翻车。

其实,只要翘斗前油门不要过大,速度不要过快,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危险,即使速度稍快了点,只要翘斗后知道减油、制动,仍然可以化险为夷。翘斗表演,给人们的印象是惊险,难度大,实际上,除了飞轮通过独木桥有其一定的难度和险度外,其他诸如飞轮换胎、飞轮交换以及飞轮单腿支立等、都是惊而不险的。只要认真练习,不蛮干,不仅能够很快学会,而且完全可以做到安全训练和表演。

练习翘斗也要贯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原则。在训练步骤上,应该先练直线,而后练转弯;先练左转弯,后练右转弯;先练轻负荷,后练重负荷,先练一般技巧,后练通过障碍。道理很简单,前者比后者容易。但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只有学会了前者,才能进而征服后者。

为使摩托车能够按预定路线前进,一是要掌握好平衡,二是要掌握好方向。而掌握平衡技巧的关键,是靠灵活运用油门及正确控制方向把,以及油门和方向的有机配合。直线上当摩托车向右跑偏转时,应该采用减油—向左再倾斜摩托车—向左打把—加油的方法予以校正。校正之后,应及时加油,以防引起落斗失误。

上面所说,是直线行驶的情形,如弯道行驶则又有不同。因为摩托车上作用了由于转折所产生的离心力,当向左转弯时,摩托车便受到向右的离心力。为保持向左转时的车辆平衡,应该努力增加摩托车的倾斜度——边斗翘的更高一些。以400m跑到的左转弯而论,倾斜度应掌握在主车左脚蹬以接触又非接触地面为佳。这样做的目的使得合力H的作用线通过支承面AC。

合力H的大小和方向用重力G和离心力F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实车驾驶中,及时而适当地加油增速是协调平衡与增加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因为支承面是一个长条,宽度很窄,翘斗后重心偏左或偏右时,重力作用线容易跑出支承面,在摩托车车速比较慢的情况下,容易向左右尤其容易向右偏倒。而在摩托车车速较高时,前后轮旋转加快,所谓的“陀螺效应”便愈来愈明显,这时虽然重心仍有偏移,但是由于“陀螺效应”的缘故,翘斗的摩托车不会偏斜,同时也有助于掌握车辆平衡。一般来讲,翘斗驾驶技术应该达到这样的程度,方能进入飞轮表演项目的练习:

(1)起斗与落斗技术熟练、自如;

(2)熟练地进行转弯,按预定路线绕400m跑道连续多圈翘斗驾驶,不左右划龙,不失误落斗;

(3)负重后(副手站在边车靠右一侧),能自如地起斗、落斗和绕场行驶多圈;

(4)翘斗后能进行高低档的互换,并保持摩托车稳定行驶。


3.飞轮单腿支立

飞轮单腿支立以前,可换上二档,徐徐加油。当准备飞轮单腿支立时,驾驶员站起来并跳上座垫,并由下蹲姿势改为两腿站立,上体前倾,两臂伸直。与此同时,副手左右握紧主车后把手,右手抓住边车上部横梁,左臂弯曲,右臂挺直,跃身挑起,迅速将两脚站在后挡泥板托架上,跟驾驶员同一驾驶姿势,以做好单腿支立前的准备工作。

当看到飞轮单腿支立后的指挥信号时,驾驶员适当加油,猛然打把翘斗。边斗翘起后,应稍量减油将方向拨正,待车辆稍加稳定后,再按照指挥信号和副手同时将右腿向后成45度仰角抬起并伸直。头抬起,两眼平视前方,绕场驾驶一圈,恢复原来的驾驶姿势。

在进行这一项目练习时,重点要解决好弯道驾驶时的平衡动作和两腿的耐久力。如进行一圈表演,应该练就两圈的耐久力。实践证明,如果不能自始至终按图

驾驶姿势前进,将会影响表演效果。

另外,在训练或表演时应该注意一下两点:

(1)加强正,副手之间的配合,一切以正手为主。副手不负责控制车辆平衡,但是动作要轻盈,敏捷,不能起破坏平衡的作用。

(2)驾驶员应认真观察场上情况,适时调整车间距离,尤其头车要尽量避免忽快忽慢。


4.飞轮交换驾驶

飞轮交换驾驶,一般使用一档。飞轮以前驾驶员采用坐姿驾驶,副手站在驾驶员右侧。其驾驶要领是:

当准备飞轮交换时,驾驶员应迅速翘斗。翘斗以后可在稳定车辆的同时,移动两手抓握把的位置(左手抓住握把中间偏左一侧,右手握在油门转把与方向把之间),使副手接把方便。交换驾驶时,驾驶员在控制好车辆平衡的同时,由坐姿改为立姿驾驶,尽量使身体上姿后移,左脚站在机车左右脚蹬上,右脚踏在机车后挡泥板上部,以给副手创造有利的接把条件。与此同时,副手应迅速轻盈地使身体前移,右脚踏在机车右前脚蹬上,上体向前弯屈,右手握住油门转把右侧,左手握住左握把左侧。副手控制车辆后,正手可先将右手松开,右臂由副手左侧绕过身后,右手抓住边车上部横梁。与此同时,副手左腿跨过油箱,完全控制车辆。正手顺势松开左把,身体后移,左腿跨过机车,两脚站在边车左后部,运动员驶时的情形如图

交换驾驶时应注意两点:

(1)每当接过方向把,可适当多加油,以增加车辆的稳定性。

(2)加强正、副手之间的密切配合,移动身体重心要做到轻盈敏捷,以免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5.飞轮换胎驾驶

飞轮换胎,是场地技巧驾驶中难度较大而又颇受欢迎的一个表演项目。说它难,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指运动员负荷比较大。对身体素质一般化的业余爱好者来说,不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是很难胜任的。即使是对那些已经是轻车熟路的专业摩托车运动员,表演以前也要进行适应性训练。飞轮换胎,可在400m跑道上进行。

对于那些只掌握了一般翘斗技术的驾驶员,应该先练边斗负重后的翘斗驾驶。通常,是采用副手在边车上逐步向外移动身体的方法,达到提高和锻炼驾驶员加负荷后控制车辆平衡的技能和耐力。要根据驾驶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副手逐步直至完全移向外侧,驾驶员能够顺利按照预定路线绕场行驶不低于两周,方可转入换胎训练。

飞轮换胎的驾驶要领是:换胎以前,换上一档。车辆由弯道进入直线应该立即翘斗,以便把卸轮工作放在直线上进行,因为直线比弯道容易控制车辆。摩托车翘斗后,副手可轻盈地由边斗内侧移向外侧,左脚踏在边轮挡泥板前侧,右脚踏在边轮挡泥板后侧,两脚站稳,臀部紧贴在边车上部的斜梁上,上体前倾,两臂伸出,右手卸掉轮轴螺帽(事先经过保养和准备,一双手便可卸掉,并装入兜内,两手对称地抓住钢卷附条,用力将边轮卸掉,恢复站立姿势,举胎时,两膝微屈,腰部紧靠边车上部斜梁,挺胸,面向观众,将轮子高高举起,绕场行驶一圈,尔后将轮子装好,扭紧螺帽。

飞轮换胎时应注意四点;

(1)转弯时驾驶员应尽量使车辆向内侧倾斜并使身体倾斜度与车辆保持一致,以提高车辆在转向时的稳定性。

(2)副手在卸轮以后向上移动时,由于重力移动,会使车辆方向向左跑偏,而安装轮子时同样是由于重心改变又会使方向向右跑偏。因此,动作幅度一定要小,做到轻卸轻拿,轻放轻装,以免失误。

(3)副手要不断提高拆装螺帽和轮子总成的熟练程度,以缩短拆装时间,并避免螺帽失手落地的失误。正常情况下,每拆装一次总时间不应该超过40秒钟。

(4)完成任务回到出发地以后,应用扳手及时将螺帽固定紧。



6. 90度转向卧倒

90度转向卧倒,多在直线上进行。其驾驶要领是:使用二档,加油冲速到25km/th左右,在减油的同时握下离合器握把,换上空档,适当地予以制动(但不要刹死),利用车辆前进的惯性,猛然向左打方向把90度,由于转向时的离心作用使后轮实现侧滑转向。转向的同时将车刹死;正、副手迅速下车与车辆同方向卧倒(驾驶员靠机车左侧约1m处,副手靠边车后部约1m处)。当看到解除卧倒的信号时,迅速就车,挂档起步,循原方向绕跑道行驶。

转向卧倒时,应注意两点:

(1)要熟练地掌握行进间变空档的技能,以防因找不准空档而使发动机熄火,引起表演失误。变空档的要领是:使用二档行驶,握离合器的同时,用脚掌握轻轻地多次踩动变速机构前踏板。如踩的力量过大,会变入一档。发现这种情况,可用右脚跟内侧轻轻拨动手变速杆向前到空档位置。为了辨别是否找到了空档,可用松离合器握把然后少量加油的方法来检验;如在空档,松离合器时车速没有变化,加油时发动机声音变高,但车速没有加快。为了避免找空档困难,要注意对离合器工作行程的检查调整,不得使自由行程过大,引起分离不良。

(2)编队练习或表演时,各车的转向时机要力求一致,运动员卧倒的姿势要统一。

(3)事先调整好发动机的怠速工作,以防卧倒后自行熄灭



7. 180度急转向驾驶

180度急转向,可在不低于6m宽的坚硬而平坦的直线跑道上进行。该项目深受观众的欢迎。由其在柏油马路上所进行的整齐、快速调头,各车后轮同时发出“吱……”的一声,常常引来阵阵掌声。表演时一般做2次或4次。

其驾驶要领是:急转向之前,使用二档,徐徐加油,使车速达到30~35km/h。当准备调头时,先减油后握离合器握把,在使用后制动(控制车速)的同时,利用车辆的惯性突然向左后方向打把,借助离心力作用使后轮实现侧滑转向。调头之前,副手应及早移向机车后部,在驾驶员打把转向的同时,按照越野或公路左转向时的配重方法,猛力使身体向左探出并给一个向下压的力。完成转向后,可恢复原来的乘坐姿势。

为防止转向时超过180度(在滚动阻力小的坚硬而易侧滑的路面上,如车速过快常出现这种情况),调头时,驾驶员除注意控制车速外,完成打把后要做一个向右的小量推把动作。这样,即使车速快,惯性力大,后轮会产生过大的摩擦,也能使前后轮在一个平面上,转向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急转向的地点应选择在平坦而坚硬的路面上。避免在凹凸不平或路面松软以及软硬不一的地形上转向,以免引起车辆倾覆。如确因条件所限,一定要在路面附着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表演时,应大大降低转向速度,但打把仍然要猛,否则,转不够180度,影响表演效果。

(2)在转向的同时,应换上一档,以利迅速起步。

(3)严禁超速转向,以防事故发生。



8.陀螺转向

陀螺转向,应在极平坦的路面上进行。表演时一般做2次,每次转3个转圈。可分别在两个地方做,其驾驶要领是:转向以前换上一档,在驾驶员减油的同时,副手应迅速移向边车外侧,按公路右转向时的压斗方法做好准备。驾驶员在将方向把向右打死的同时,上体向右前方弯屈,左臂挺直,左手用力推把,右臂弯屈,右手借上体和臂部的力量拉把,加油并给方向把一个向下压的重量,以改变身体重心,防止翘斗。一般来讲,第一圈可适当少加油,随着车辙的出现,第二圈应加上油门。实践证明,由于弯急地面阻力大,必须加大油门,利用加速才能实现转弯半径最小,圆周最圆的陀螺转向。否则,很容易出辙,使转向失圆,影响表演效果。驾驶员加油的同时,副手可将身体压到最大幅度,避免翘斗,陀螺转向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记住转向的圈数,避免多转或少转。

(2)表演之前要认真观察路线,尽量选择平坦,土质坚硬的路段。否则,一方面会引起转向速度不均匀,转不成陀螺形,而变成了椭圆形,影响表演效果,另一方面容易引起翘斗。

(3)如在土质松软的地形上表演,尽量不要重蹈覆辙。因为,转向时由于离心力改变了重力作用线,后轮多次辗压后会出现很深的车辙,形成主车低边车高的局面,右转弯时很容易翘斗,造成失误。



9.提把飞轮右转向驾驶

提把飞轮,是把前轮提起来靠后轮和边轮支承地面,并由后轮传动推动摩托车原地向右转动的一个高难度技巧。每辆车由3名乘员组成(其中有一名驾驶员两名配重员)。表演时做1~2遍。圈数时间不限。

提把飞轮驾驶要领是:提把之前,驾驶员将离合器握把握回,换上一档,采用立姿。边斗里靠主车一侧站立的副手,左手紧握主车后部扒手,右手紧握边车上部横梁,两膝微屈,上体微向前倾;靠边车外侧的那名副手,左手紧握边车上部横梁,右手紧握边车挡泥板上部扒手,和站在内侧的副手同一姿势。

提把驾驶时,驾驶员在边加大油门边猛松离合器的同时,身体后倾—借助腰部和臂部力量两手猛力向上向后拉方向把。与此同时,两个副手身体后仰并借助两臂的力量给边车一个向上向后的压力。实践证明,加油越多,发动机转速越高,起步越猛,摩托车向后的惯性力越大,加之正、副手共同给摩托车一个拉力,前轮便可跃然而起。


当前轮跃起后,驾驶员身体重心应迅速移向油箱上部—基本保持立姿驾驶姿势,两臂弯屈,少量地加油。因为前轮跃起后,摩托车的支承面变成了图中的AB两个点,

而且两个点又不在一个水平位置,一方面不好掌握重心,另一方面后轮旋转后由于整个车辆重心不完全在主车,加之边轮支承点低于后轮,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向右旋转。为了正确地掌握车辆平衡并使其平稳的右转向,一则是靠驾驶员运用油门来调整平衡;二则是靠正副手的移动身体重心来维持车辆平衡。当前轮仰角下降时,应适当加油;反之,应少加油。只要摩托车进入正常转动之后,油门的大小应该控制在能使后轮正常转动为原则。切记不可加油多了,否则,一方面会使仰角增大平衡失控,再则由于转向速度加快,离心力增大,会引起车俩向左倾侧,造在失误。

提把飞轮驾驶应注意三点:

(1)不论训练或表演,均应选择平坦而坚硬的道路。否则,无法完成动作。

(2)此项技巧难度较大,参加练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越野和场地技巧的驾驶基础。

(3)一旦因油门过大出现失误时,应迅速减油制动。必要时,可在前轮着地的同时伸出左脚,做支撑动作,以避免车辆向左倾侧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