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昨天的中国》中的摩托车

2015/3/14 9:07:00

1985年,法国摄影师阎雷首次来到中国,开始了他在中国的拍摄之旅。20世纪末,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展现出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阎雷,中国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真实地传递出来,还原了那段逐渐模糊的历史。

本书以法国摄影师阎雷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为底本,甄选并增补部分未公开发表的照片,重新编排成册,全面呈现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最鲜活、最富生命力的肖像。


阎雷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三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将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真实地传递出来,真实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历了一次文化启蒙,对成长于那个年代的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是如此怀念那段贫乏、简单,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其拥有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十分丰富。但随着时间流逝,留在人们头脑中的那段记忆也开始变得愈加模糊。通过阎雷的照片,我们可以重新感受历史

阎雷(Yann Layma),1962年生,法国著名摄影师。1984年,他获准自由进出巴黎爱丽舍宫,为当时的总统密特朗拍摄了一年政坛生活,成为法国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摄影师。1985年,他还曾借机进入朝鲜,成为第一个进入朝鲜拍摄的西方摄影师。(编辑/蔡捷文     供图/《昨天的中国》 后浪出版公司)

下图:1985 年,题为 “ 欢迎来到天安门 ” 的一张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