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车评测

KTM RC8R 身着前卫衣裳的未来战将

2013/9/28 11:00:00

READY TO RACE!不单是口号也是KTM所标榜的精神,即便是道路用车,但也是要具备随时都能下场竞技的准备,赛道车量产化应该可以说是最好的诠释。KTM RC8自2006年推出概念车以来,前卫的风格就吸引全球车迷的期待,直到2008年正式登场,RC8也算是替KTM在Supersport领域写下新的一页。

2006年概念时期的RC8。


RC8在2006年以概念车登场,前卫的造型、锐利的车身线条,至今看来依旧不退流行,可见其设计师深厚的设计功底。全车均采用硬朗的线条与直线所构成,而拜V缸所赐,车体设计不像四缸车那般的臃肿,得以维持纤细、利落的风格。而考虑到重心的配置问题,排气管也可以采用底置式设计!

2008年RC8正式登场,当时搭载的是排气量为1048c.c.的V-Twin双缸引擎,最大出力为155hp,车重为188kg。

RC8R于2009年正式登场,与RC8最大的差异在于引擎排气量从原先的1048c.c.提升为1195c.c.,压缩比也从12.5增加为13.5,引擎沿用相同的V-Twin 75度夹角设计,主要是缸径从原先的103mm提升到105mm,冲程维持69mm。马力也从原先RC8的155hp/10000rpm提升到现今2013年款RC8R的175hp/10250rpm(2009~2010年的RC8R都是170hp,直到2011年之后马力提升至175hp)。

2009年RC8R正式登场,更用上一推好料。将车重减轻至182kg,比同年的RC8(184kg)还轻了2kg。

RC8R车身上维持与RC8相同的设计,不过轴距则略微缩短,从原先的1430mm修正为1425mm,主因在于后悬挂的拖曳距离与角度重新调整,RC8原本的拖曳距离为92mm,RC8R则为97mm。这样的好处在于轴距缩短,可以维持赛道应有的灵活性,同时透过后摇臂的加长与悬吊几何角度的改变,来消弭引擎运转所造成的向后所产生的应力,维持更好的高速稳定性。

2010年的RC8R延续2009年的的各项配置,车重同样维持在182kg。

RC8R车身采用铬钼合金车架,搭配7020铝合金副车架,车架结构采用编织式设计,能达到最大轻量化的效果。在悬挂设定方面,RC8R采用KTM集团自家的WP悬挂套件,前叉为管径43mm的倒立前叉设计,拥有32段缩侧、28段伸侧可调,后面则为单筒式设计,拥有28段伸侧、缩侧可调,并具备高低速阻尼独立设定。同时在龙头的地方还配置了防甩头(阻尼器)的标准配备!

2011年KTM不再贩售RC8,全部升级为RC8R,最大马力也提升为175hp,不过轮圈也从2009/2010年的Marchesini轻量化轮圈,改回五辐式样,车重也变回184kg。


RC8R采用的水冷式V-Twin DOHC引擎,最大输出达到175hp/10250rpm、127Nm/8000rpm,搭配湿式离合器与六速变速箱,完全就是纯硬派的设定,没有过多的电子辅助!让骑士从上车到下车,毫无保留的给出完完整整的175hp输出,因此更加考验骑士们的技巧。
在刹车系统方面,RC8R采用Brembo锻造四活塞卡钳搭配钳320mm浮动碟盘,后刹车为Brembo双活塞卡钳与220mm浮动碟。配胎规格为前120/70ZR17、后190/55ZR17。2013年式的RC8R在空重情况下为184kg(不加上汽油)。

2012~2013年,KTM RC8R维持相同设定。不过从2010年开始,则因应赛道的需求,推出其他款的限量版与竞技版车型。

同场追加~KTM 1190 RC8R限量版
说到RC8R不得不提一下KTM自2010年陆续推出的限量车型与赛道车型。首先是在2010年以限量方式推出的RC8R Akrapovic,该车型主要是为了纪念RC8R下场参加德国IDM赛事所推出的限定版,全球限量生产100辆!同年,又推出RC8R Red Bull赛道样式车型,同样也仅生产100台。


2010年的KTM RC8R Akrapovic限量版。


RC8R Red Bull赛道版,自从2010年登场之后,随之供应到2011年。



2010年的RC8R Akrapovic与Red Bull版本与一般款RC8R的最大差异在于,透过更换Akrapovic Evo4全钛合金排气套件,让引擎输出提升到180hp,同时前避震器管壁与后减震桶身内的活塞,都经过钛合金镀膜处理,强化其耐用性,轮圈也升级为Marchesini锻造制品,使得整车重量减轻为182kg。两者也分别采用不同的专属车身专属彩绘。


RC8R Track竞技式样
相较于前两款也是偏向赛道设定的Akrapovic与Red Bull车型,2011年末又因应全球车手们的需求,开始推出更竞技导向的Track车型,最大动力除了维持在180hp之外,所有设定均比照竞技设定,包含轻量化平衡飞轮、纯竞技用排气、供油电脑、快排、全热融胎、可调式脚踏、竞技用刹车片、链条、滑动离合器、悬挂设定等等,让车手可以依照赛事的需求进行各项细微的调整,同时车重也降低到173kg。